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青城山诸观功德记 唐末至五代 · 杜光庭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三十二
真诰云。
大天之内。
有十大洞天。
中有日月伏根三辰之精。
光照洞中。
明并二景。
皆金城玉阙。
真仙所都。
青城即第五宝山九室之天也。
宁君居之。
黄帝乘飙车。
受龙蹻之道。
拜君为五岳丈人。
司掌偫岳。
辙迹坛址。
于今尚存。
岳神于绝岩之上。
六时洒水。
以代晷漏。
西极总真王君。
又领万仙。
镇兹洞府。
自然神灯。
照烛林壑。
值雨增焰。
因风散化。
其峭壁复崖。
矗如雉堞。
赩若飘霞。
谓之赤石城。
亦名为天国
同体异称。
盖一山耳。
昔汉祚陵迟。
人鬼交杂。
鼓氛吹毒。
代杀生灵。
太上命正一真人三天张君。
自渠亭鹤鸣。
顿驾兹岭。
行明威之法。
清涤林泽。
折冲万里。
鬼城鬼市。
刻石为天地日月羊马台三师坛。
命魔幢以誓鬼神。
各司昼夜。
丹笔画山
青崖中断。
笔迹在焉。
经图攸载。
绝顶曰上清宫
首冠诸峰。
秀出云表。
傍有天池。
旱潦如一。
下曰接龙桥
石梁悬架。
信灵仙之窟宅也。
常道观顷为僧所夺。
开元十二年甲子
特敕移归山内。
旧所御碑存焉。
诏赐丈人真仪。
以祠宇为观。
是日仙云成盖。
甘泉泫空。
洎天宝西巡。
望山祷醮。
卿云散郁。
灵蛇效祥。
中和辛丑岁
僖宗驻跸成都
封希夷嘉号。
驿骑降止。
龙吟涧中。
寻以灵应
謺申斋荐。
神钟自响。
仙炬遍山。
肉角金蛇。
具于坛上。
枯棕再茂。
六干重生。
符瑞骈罗。
咸编青史。
景福元年壬子
址峰之上。
石逆泉飞。
危殿岿然。
当流不坏。
自此一派。
隆冬弗衰。
注于中厨。
无烦汲引。
非造化至神。
孰能与于此也。
山中有丈人常道威仪洞天诸观。
岁祀绵远。
颓毁者多。
前宰博陵崔正规渤海吴廷休。
并加缮饰。
将复旧基。
旋属辇辂省方。
部邑供亿。
不遑缔葺。
渐至斁隳。
虽芝检奔驰。
星车旁午。
十年之内。
无所增修。
癸丑岁
县令南郡莫公廷乂。
奉敕常醮。
躬行奠礼。
阅其胜异。
痛此榛芜。
不率私财。
不侵公用。
二年注意。
两观鼎新
福地山祠。
各设其位。
刻石为像。
用图永年
观其虹缭回廊。
翚飞广殿。
缀乌兔。
色笼烟霞。
云栋风窗。
金碧交映。
虬檐鸯溜。
丹翠相辉。
俱斥淫奢。
克全大壮。
复命赐紫大德张素卿
九江五岳之主。
十山四渎之神。
妙极丹青。
弥加焕丽。
或周天展醮。
或黄箓开坛。
报国为时。
惟严与敬。
固可以会真灵而福邦国也。
又老君观宸容暴露。
栋宇倾摧。
示懋厥功。
创为兴置。
夫自然之化。
无为之风。
宏之者至人也。
勤之者上士也。
勤宏不怠。
惟公得之。
相国司徒王公安抚副使张公。
佥以青城处二江上游。
为一川剧县
赋舆殷会。
水陆兼资。
非能政全才。
难膺慎择。
飞上章奏。
而授于公。
既至。
则恤孤茕。
抚嫠弱。
惩奸宄。
戢豪强。
冤讼平。
逋窜服。
彰善瘅恶。
徇公灭私。
期月而人称公理
亦犹卓茂在密仲由为蒲之化也。
剽燔之馀。
廨宇未立。
经始营创。
惟新其谋。
工以子来。
用以农隙。
曾不越月。
巨绩告周。
大厦森沈。
虚庭宏敞。
不踰制以僭上。
不媟卑以偪下。
非务矜后。
允执厥中。
亦犹叔孙一日必葺之志也。
县临大江
岁有水患。
漂泛昏垫。
常人苦之。
公遐眺波心。
揆诸水脉。
截为堰。
移江趣东。
数载之中。
无复浸溢。
亦犹金堤竹落之防也。
常年渠埭。
修必后时。
拥耒将耕。
尚俟培筑。
公方授矩。
甫腊罢功。
元正大田。
潏流□注家有积谷。
境无惰农。
亦犹任延垦田龚遂佩犊之劝也。
列邑租赋。
此县居多。
菽麦炭之征。
粮帛刍薪之税。
事无虚月。
纳不旷旬。
每岁所徵。
半为逋欠。
虽捶扑交至。
靡能济之。
公严令其下。
始自局吏。
后及居人。
常限未终。
先期已毕。
禁束胥属。
不入乡闾。
里有歌民。
门绝喧鹊。
至于遐乡远部。
细户贫民。
必设法代输。
不施槚楚。
时相国师九陇摩垒逾年。
飞挽刍粮。
轮楫相望。
督发泉货。
络绎道途。
办无后期。
动必成集。
亦犹公沙穆神明之政也。
辟荒招户。
政务所先。
谳狱祥刑。
国章斯重。
公怀人以德。
决狱以情。
襁负胥来。
尽垦将芜之地。
幽冤坐雪。
再生就戮之魂。
亦犹郑浑诱民虞经审法也。
温恭待士。
南北如归。
谦敬下宾。
吐握不倦。
由是轻车高盖。
争趋义风。
芰服鹑衣。
共奔仁惠。
亦犹郑元之门孔融之席也。
夫功德者。
在道则功及幽明。
德兼覆育。
在儒则功捍大患。
德禦大灾。
公修于道则如彼。
行于政则如此。
功德盛矣广矣。
加以廉洁明达
立事立功。
瑞麦两歧。
则抑而不顾。
嘉禾盈亩。
则蔽而不言。
方之于今。
罕侔全德。
必俟回翔云路。
步武明庭。
下福烝黎。
上赞昌运。
岂止银章朱绂百里一同而已哉。
光庭早熟馨芳。
初窥崇葺。
辄书事实。
非敢谀词。
乾宁二年乙卯九月二十日癸酉
杜光庭记。
杨绘熙宁十年三月 北宋 · 蔡承禧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八一
翰林学士杨绘挟朝廷荐举之令,阴为奸利。
供奉官王永年监金耀门纸库,盗官钱百五十万,交结等,为之奏举,豫许本人閤门祗候
臣昨录问叔兼等罪,已见其状。
禁掖近臣,不以廉耻自检,未及进用,而豫许小人职名。
所为如此,有辱清班,伏乞解提举翰林二职,以俟推劾。
宝文阁待制郑公墓志铭元祐七年八月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五四、《范太史集》卷四三
元祐六年五月宝文阁待制、国子祭酒郑公穆三上表乞骸骨,天子以提举杭州洞霄宫禄之,而不烦以政。
敕过门下,给事中范祖禹奏疏曰:「穆虽年过七十,精力尚彊。
自为布衣,闽中人称『四先生』,穆其一也。
平生历官,多掌学校。
在王府十馀年,持身清谨,未尝有过。
擢居左省,论议不茍;
复为祭酒
多士矜式。
旋观其人,终始无缺。
年耆德茂,力求引去,在穆进退,诚为可荣,而为朝廷计,则可惜也。
古者大夫七十而致仕,人君未□许之,故有不得谢者,则赐之几杖安车,自虞、夏、商、周皆然也。
祭酒为国子师,非藉其筋力趣办职事,正宜用老者为之,不必拘以年。
愿留穆旧职,以示朝廷贵老贪贤之美」。
不报。
太学诸生千馀人以状诣司业,又诣丞相府,请留公,亦不报。
公将行,公卿大夫多为诗以赠之,三学之士皆为诗,空学出祖,供张汴东门外。
三献酒,再拜堂下,学官拜堂上,辞诀而去。
都人观之,叹息曰:「所未见也」!
公至杭州明年正月,告终于皇华馆,年七十有五。
将葬,子璆使人来请铭。
祖禹接公于馆阁,又为僚于左省,实知公者,其何以辞?
乃序而铭之。
公字闳中,其先光州固始人
唐末,高祖王潮所虏入,遂死之,子孙家福州,今为候官人
曾祖讳某。
祖讳某,皆不仕。
考讳某,以公贵,累赠正议大夫
妣曹夫人,以贤孝称于乡党,生公及一兄一妹,尝教之曰:「汝曹当各为世人矩范,乃足吾志」。
追封文城郡太君
公醇懿端谨,出于天资。
始志学,闭门读书,或累月不出,至忘栉沐。
进退容止必以礼,与乡人陈襄、陈烈、周希孟为友,皆力古人,闽中号为「四先生」,天下闻其名,乡闾及四方之士称弟子者以千数。
进士,廷试不第。
正议丧,哀毁尽礼。
既葬,将庐于墓而终焉。
门人族属敦勉,且告以正议遗命,乃复有仕进志。
皇祐中,再至京师,六试于有司,四为第一,登进士末科。
初仕为河南府寿安主簿,诏任满以为国子学官。
寿安不数月,西京留守王举正奏为西监直讲,久之□前诏召为国子监直讲,除编校集贤院书籍
岁满□馆阁校勘,累迁太常博士
乞纳一官,先南郊追封考妣,许之。
集贤校理
求外补,得通判汾州
神宗熙宁三年,召为岐王侍讲
嘉王出阁,改诸王侍讲
王府官犹缺员,陈襄御史知杂事,因进对,言府僚不可不慎择人。
神宗曰:「如郑穆德行,乃宜左右王也」。
公居馆阁三十年,非公事不及执政之门。
在王府一纪,每讲说可为劝戒者,必反覆极陈之,二王深敬礼焉。
元丰三年,请外任,知越州,特迁朝散大夫
至则修校舍,饰先圣像,帅厉学者。
先是,鉴湖以旱乾,民多田于其中,延袤百里,官籍而税之。
既而连年水溢,民逋官租,积至万缗,公悉奏免之。
未满秩,告老,差管勾杭州洞霄宫
上即位,元祐元年,入为国子祭酒
三年,扬王、荆王请为侍讲,罢祭酒,除直集贤院,复入王府。
荆王薨,为扬王翊善
太学诸生上书乞公为师,复除祭酒,兼徐王翊善
四年,拜给事中,兼祭酒
人曰:「郑公长者,居门下必简静」。
公遇事抗直无所避,士论益多之。
解祭酒,许之。
五年,除宝文阁待制,复为祭酒
公自为直讲祭酒诸生请问,祁寒大暑,必朝服接之;
童子进见,亦以礼迎送。
诸生尊其经术,安其教训,心悦而诚服之,其成就人才为多。
都官郎中张景晟,公妻兄也,将死,遗公白金五百,托其孤。
公曰:「托孤吾所愿,金岂宜有哉」?
归金而恤孤,皆得其所。
先妻陈氏,枢密直学士襄之妹,早卒,追封永福县君
继室张氏,太常丞师雄之女,封同安县君
陈夫人生一男三女。
男曰璆,通州军事推官
女,长适扬子张溥,次幼亡,次适左宣德郎林敷,先公卒。
孙男二人:畯、畛。
女一人。
公之东归也,过广陵,爱其土风淳厚,复迩先世之居,曰:「即此亦吾之故乡也」。
买地筑室于州之积善坊。
及公殁,璆遵遗命,以其年八月某日葬公于江都蜀冈之原。
铭曰:
有宋醇儒,曰郑先生
幼壮及老,惟一以诚。
乡党高其风,天下仰其名。
王府求傅,学者求师。
天子不违,皆以畀之。
惟其道德,众之所资。
有始有终,无愧幽显。
铭公之迹,以劝为善。
缴纳右史直讲告敕申省状 南宋 · 彭龟年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一、《止堂集》卷七
某疏庸不才,误蒙圣恩,擢寘右史
效职以来,今涉半年,委无毫发可以补报,有腼颜面,难以安职。
除已具奏乞赐窜黜外,现已出门,迤逦前涂,恭俟威命。
所有现任起居舍人告并兼皇太子嘉王直讲敕,须至缴纳尚书省
伏乞敷奏施行。